三本生四十五天冲击东京外国语大学院生经验分享

阅读


本文全篇5000多字,虽然长,但是完整的记录了这位同学从研究生到修士的考学经历,如果觉得太长的同学也可只看文末的经验小结,但是小编强烈建议准备读研的同学看完全篇。

 

正文:

在分享研究生学习以及关于院生考试备考方法之前,先自我介绍一下,本人毕业于上海某私立二本(也就是俗称的三本院校)日语系,N1在大三时候勉强压线及格,选择留学前又考了一次也就提升了10多分,对于学了四年的日语来说有点惭愧。大四期间找了家知名日企实习,实习了一段时间发现公司的高层不是空降就是留学归国,为了能够继续靠着日语吃饭并且想够混的更好,和父母商讨了一下于是选择了赴日留学。

 

网上闲逛期间,无意就看到了达人日本的介绍,关于达人日本的介绍中提到邮箱完全公开,让我重新燃起了对中介的兴趣。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询问了达人日本,碰巧他们在上海有事务所,加上明年4月生的申请也已经开始,于是直接找到达人日本办事点面对面的咨询了一下,考虑到邮箱公开的承诺,以及不错口碑,就签下了合同。

 

由于之前申请材料都已经齐全,加上我申请院校目的明确,立马就开始了新一轮的研究生申请,也如承诺的那样,申请开始的那一刻我就拿到了自己申请用的邮箱,申请老师和文案也一目了然,在申请了一个月不到的时间,顺利的拿到了东京外国语大学教授的内诺,随后开始了在东京的研究生生涯。

 

                                                                         2.jpg


和所有研究生一样,刚来到日本对于这个新环境充满了新鲜感。基本上刚来日本的第一个月在搬家,购置物品,熟悉环境中度过了。在正式开学的前两天,我才和我的教授打了个照面。这次会面除了互相熟悉对方的脸以及送点小点心外,主要是想询问教授研究生该如何选课和学习的问题。我在东外大读的是日本文学,对于文学该学什么其实并没有概念,相信日语系出身的同学到了大学院都会选择新的专业,对于新专业的迷茫应该感同身受吧。教授相当的亲切,对于我的问题一一做了解答,告诉我该选哪些课。教授告诉我,去年一整年只进了4个,其中秋季考只进了1个学生,一下子让我担忧起了自己能不能考上。在教授的研究室,认识了其余的研究生,大家的日本水平差次不齐,但是个人感觉水平都在我之上,尤其是第二年的研究生,口语能力已经厉害的不是一点点了,心想他们都落榜了,自己的希望越发渺茫。但是既然已经来了日本,那就不能空手而归,大不了自己也读两年研究生。在这种破罐破摔的心态下,我把我们教授推荐的课全部选上,然后自己也查了一下,文学系教授一共有三位,我又把除了我们教授的另外两位教授的课也各选了一节。就这样正式地开始了研究生生涯,事实证明这是非常好的方法,因为不管是笔试还是面试,都属于主场作战(题外话:因为本人是大男人,实在不好意思整天跟教授“蹭热度”,有些女生属于那种撒娇型的,跟教授关系处的更好,尤其是跟男教授,可以用“肉麻”来形容)。

 

言归正传:多选将来成为你考官的教授的课程,哪怕混个脸熟,加上对教授课题以及研究问题的观点和逻辑,对于把握出题思路以及面试提问思路是绝佳的帮助。另外由于跟教授有了一定的接触,如果觉得本专业方向的本教授竞争比较激烈,完全可以报考同专业的其它教授,当然也解释好,为什么会换老师,这个在理论上是没什么不良影响。我学校认识一个人,可能原专业的老师不是太愿意录取他,面试当天就有另一个教授问他要不要来他做他的学生,研究方向比较合适他,这种事情也是有的。

 

回到研究生学习生活。刚开始上课总归会有一些不习惯,因为是全日语教学,老师语速也不会像国内那么照顾你,只能遍听课遍查字典,大概一个月下来,也逐渐适应了。在相对了解了自己的学习方向之后,我就迫不及待的去教务处借来了历年院生考试试题。我们学校只提供两年的过去问题,看到试卷之后我更加的不安了,没有一题是看得懂的。由于试题不能带出学校,我只能拍了照,留着回去慢慢研究。

 

之后基本上就和本科阶段的学习差不多,虽然老师并不点名,但我还是保持着全勤,第一是希望自己能够在半年内迅速掌握文学考试范围,其次就是希望能给老师留个好印象,毕竟院考还有面试。我的课全部集中在了三天里,所以空余的时间还算多,和我同期的研究生们基本上两种选择,一种是去选别的专业的课(如果你去选读别的专业找教授,教授会问你为什么要换专业?除非你能提交一个还不错的研究计划以及理由充分,不然教授不太会要你),不在一棵树上吊死。第二种就是去找打工并同步备考(也有家境比较好的同学不打工,全心备考),我属于后者。因为我觉得真心想考过得话还是不要分心学其他专业比较好,就怕到时两边都没学好,得不偿失。就这样在边学习边打工的状态下,一眨眼就到了六月。六月才刚开始就收到家中有变故的消息,不得不回国一趟,原本回国一周就准备回到日本的,可不想在国内我的腿也不小心受伤,养伤一养就是2个月。暑假都快过去了我才回到了日本,由于学习资料都留在了东京,基本上回国都没有在学习,空窗了整整两个月。回到东京之后也是不太平,大学时期的同学相继来东京游玩,碍于面子和同学关系的我只能舍命陪君子,花钱如流水,又不得不打工赚回来,一来一去又一个月没了,可以说彻彻底底的玩脱了。此时距离东外大秋季考试只有不到两个月的了,正确的来说只有45天。

 

                                                                                  timg (1).jpg


此时的我虽然也想过放弃,直接备考冬季,但是转念一想,就这么放弃了有点对不起自己,所以我把打工给停了,准备放手一搏。备考复习前我先整理了一下思路,45天备考的话,用常规的学习方法和题海战术是来不及的,那就得用点技巧去突破考试。因为东外大出愿时需要交4000字左右的研究计划书,所以我给自己安排了一周时间去完成研究计划书。因为之前达人日本帮我申请研究生时就帮我写过一封研究计划书,我就在它的基础上做了改进。查阅了相关文献和先行研究以保证自己的研究计划书不是建立在白纸上的,再重复确认了一下逻辑有没有问题,文法有没有问题,大概花费5天时间就完成了。然后我就把我的研究计划书先发给了我们教授看。本以为教授会和大学时候一样给我做一些修改和给点意见,结果教授只回复了我一句:‘收到了’就没有下文了,这着实不让我捏了把汗,我所认识的一个别的系的研究生,他们教授可是给了他很多的建议。但我并没想就此放弃,说来也巧,9月下旬有我们教授组织的ゼミ旅行,两天一晚,虽然我备考的时间不多了,但我想应该可以靠着这次旅行获得点重要的信息,也想乘机问问老师我的研究计划书如何,于是果断报名参加了。距离旅行还有将近一周的时间,我准备用这一周好好的复习一下文学常识,可是复习才一天我就发现,文学常识的范围太大,根本复习不完,想起当时老师上课让我们用教科书的同时还发了很多和教科书重复的讲义,老师何必多此一举,心想难道讲义就是考试重点?于是把讲义中提到的文学常识,全部整理下来,虽然范围缩减了不少,但是还是整理了整整一周才完成。然后把整理好的资料,对照着过去两年的考试试题,试着开卷做一下题目。我们的考试是两大部分,名词解释和论述题,相信大多数的院生考试都是这样的。通过自己整理的院生资料,发现名词解释部分考试范围和我的整理的考试范围完全一致。但是论述题部分依然不会回答。既然不会,那就得找人给我指点一下迷津,于是我去ゼミ旅行的目的有多了一个,那就是结识院生前辈。

 

终于到了ゼミ旅行的当天,参加这次旅行的成员算上我和教授一共8名,都是修士和博士在读生,研究生只有我一个。不过想想也是,这个节骨眼都在拼命复习,能跟着老师出去旅行的也只有我这种投机取巧的人了。虽然没有熟悉的同学有些寂寞,不过想想也好,这样我就可以放开手脚毫无顾虑的去问前辈和教授关于考试的问题了。考虑到游玩的时候问前辈学习问题过于扫兴,于是在前往目的地的途中我就开始和前辈交谈,其中有两位前辈也是中国人,这样交流起来也就更不成问题了。这两位前辈都是博士生,可能由于她们考院生的比较早,交谈中了解到考试的题型都和现在不太相同,因为她们比较亲切,我就顺势把两年前的试卷的照片给她们看一下,希望能给我一个论述题的答题思路。经过她们试着给我做了其中的一题,我大致了解了该如何回答论述题。他们还告诉我,不管论述题会不会做,都千万不要空着,不然老师想给你分都给不了。关于面试,也把当年教授问她们的问题告诉了我,她们的种种建议我都铭记在心。个人感觉这些帮助,对于我最终的考试成功,起了重大的作用。

 

                                           timg (2).jpg


一天的游玩之后,到了晚上我找到了教授,见教授今天心情不错,我就单刀直路的询问他我的研究计划书如何,教授说,我的研究计划书他仔细看过,虽然有很多论点没有很详细,但是作为研究计划书是可以的,所以没什么需要改的,这让我一下子心安了很多。接着我也就适度的询问了一下考试范围,因为考虑到教授可能就是出卷老师之一,我也不方便多问,就把我之前我推测讲义是重点的猜测和教授委婉的提了一下,教授笑笑让我继续这么复习基础知识应该是没什么问题,此时我名词解释的范围基本可以确信就是如此。ゼミ旅行返回东京的途中,我又开始和另两位前辈交谈,一个来自韩国,一个来自俄罗斯,正好是去年和前年考上院生的前辈!我和之前一样询问了她们论述题的回答方式,虽然没有中国前辈交流起来那么顺利,但是还是从她们的回答中又得到了点答题思路,并且得知她们有复印她们前两年的过去问题,等回去之后拍照发给我,这样我手里就有4年的真题了,更容易找出笔试考试的规律。

 

回到东京之后,前辈们按照约定把之前的考题也发给了我,看了四年的考题名词解释的题目完全在我猜测的考试范围内之后,就开始拼命地背名词解释,毕竟知道范围不背也是无用功。名词解释部分掌握的差不多了,开始论述题的分析了,此时距离考试只有两星期了。首先我结合了四年的考卷集中研究了一下论述题,发现虽然考题每年,不同,但是论述题都是三题,而且出题都是古典文学,近代文学,比较文学各一题。其次就是研究分值的分布,名词解释是20分一题,而论述题是60分一题,每道论述题都写着结合2个以上具体例子做分析,心想既然60分一题的,相当于3个名词解释题,也就是说论述题起码得结合3个例子分析才能拿满分。然后又回忆起前辈给我的答案,发现说白了论述题也就是名词解释,只不过文学例子得自己举出然后自圆其说。不过问题还是很大,毕竟我大学四年没有读过什么日本的文学,尤其是古典文学根本不可能接触,时间也来不及了,于是决定,既然3个论述题,9个例子,就找了9个具有代表性的日本文学作品。然后之后的两周时间里,每天根据以往论述题的样子,给自己编了10套左右的论述题,然后根据题目的分值和考试的时候计算出不同题型的答题时间该用多久,随后控制着答题时间每天完成一套模拟练习。

 

                                                         timg (3).jpg


就这样到了考试的前一天晚上,可能很多同学都早早的休息养足精神,而我还在临时抱佛脚,为了就是不让这个状态断链。考试的当天,我就带了笔和准考证,复习资料了是一点都没带,考前再看书那只会徒增自己的紧张罢了。正式拿到卷子的时候,我差点没笑出来,名词解释完完全全在我的掌握之后,没有满分也八九不离十。至于论述题,之前有做过模拟练习,自己所掌握的九篇文学不偏不倚的用了上去,虽然例子说的有些牵强,但总比空着好,我出乎意料的提前了十多分钟完成了考试,由于考试座位坐的比较近,我隐约看到斜前方的考生论述题空着没有写,考完之后看到大多数考生铁青了脸,和熟人之间抱怨考了没复习到的东西,虽然有点心灾乐祸,但看到大家的不安我却心安了很多,于是迅速的离开考场,准备第二天的面试。

 

当天回去我又把研究计划书盯着看了好几遍。根据前辈的说法,简述自己的研究计划是必考的,所以我花了好几个小时,把研究计划书的简述背的滚瓜烂熟。随后又盯着研究计划书,试猜测老师可能会问的问题,又给自己做了个模拟面试练习,时间一眨眼就到晚上12点,考虑到明天我是上午面试,外表仪容还是比较重要,总不能顶着黑眼圈去面试吧,于是选择了早点休息。第二天我早早的醒来,给自己又洗了次澡,并换上了正装,虽然面试并没有规定一定要正装,但是考虑到面试都是教授主观评分,外表多多少少会影响成绩。在镜子里多次确认了自己的仪表之后,出发去了考场。按道理来说面试顺序是完全打乱的,但巧的是在我前面面试的是我同教授的研究生,面试询问了一下他状况怎么样,他说老师一直再反驳他的论文,气势汹汹。我心想,无论老师怎么反驳我的论文,我都不能无愣在那里,一定要死咬着自己的论点不放。终于轮到我了,面试的三位教授,除去我的导师,另外两位果然就是我选修的两位老师,看到三个熟悉的脸,面试前的紧张也一扫而空。果然老师先让我简述一下研究计划书,然后就开始对我的研究计划开始了提问,其中的一个问题,万万没想到和我昨天自己推测的问题几乎相同,我自信的回答了老师的两个问题只有,老师居然不再提问,而是给我的研究计划提了很多意见,就结束了面试。就这样,我的院生考试结束了。

 

两周后发榜,我的准考证号顺利的出现在了合格榜上,顺利的考上院生。顺便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考试我们专业参加人数将近100人,合格录取了35人,其中29位都是本校的研究生,而我所认识的研究生中,那些整天泡在图书馆的同学们反而一个都没考上,我个人总结了一下,毕竟日本的院生考试不像国内,应试教育的复习方式可能是行不通的,大学院的复习范围过于博大,除非平时积累的够扎实,不然不用点技巧还是难以合格的。


                                          入学许可.jpg

 

文末总结一下:我觉得研究生最大的作用就是可以很好的利用学校的资源,比如东外的过去问凭学生卡就可在教务处拿到过去问,而外校学生的程序相对复杂;其次,在读研期间,要很好的使用(这个词其实挺不好,但是一时没想到更好的,将就用吧)前辈的资源,多结识前辈可以获得你在任何的书本以及查阅资料时都无法获得的最直接的考试经验;第三,一定要给教授留下踏实上进的印象,选课的过程中多注意将来可能是考官的教授,熟悉他们做学问的思路,这对于将来的笔试,尤其是面试有着巨大的效用,作为一个外国人,你面试的时候考官的语速语法都是你平时上课熟悉的声音和语言,这就会对面试的紧张情绪带来颠覆性的改变,对于良好的临场发挥有革命性的效果。

 

最后祝所有的同学都能如愿以偿,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